與成功有約(改版)

第一篇 重新探索自我

   第一章 由內而外全面造就自己

            ※ 人性可善可惡,冥冥中影響著我們的一生,而且總是如實反映出真正的自我,那是偽裝不來的.(p.13)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※ 人的一生中,來自家庭、學校、工作環境、親友同事、宗教以及流行思潮的影響力,均在不知不覺中制約著我們,左右著我們的思維--心靈地點.(p.20)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※ 事實上,我們高估了自己,因為我們是透過有色眼鏡去看外在世界,也就是用本身的觀點去看。因此 當有人跟我們意見不樣時,我們便直覺認為別人有問題.其實觀點不同以致看法有異,是完全正常的現象.(p.20)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※ 思維的威力無窮,因為它是我們觀察外在世界所透過的「鏡片」.而思維轉換無論是瞬間完成或長期醞釀而成,都是改變行為與態度的原動力.(p.24)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※ 偽裝實非長久之計,總有被拆穿的一天.承認自己的無知往往是求知的第一步.梭羅曾說:如果我們時時忙著展現自己的知識,將何從憶起成長所需的無知?(p.30)

   第二章 為圓滿人生做準備

            ※ 只重獨立並不適於人我息息相關的現代生活.一個人若缺乏互賴觀念,難以與人相處共事,充其量只能獨善其身;永遠無法成為出色的領袖或團隊的一份子,也不會有美滿的家庭、婚姻與團體生活.(p.47)

 

第二篇 個人的成功:從依賴到獨立

   第三章 掌握「選擇的自由」-主動積極的力量

            ※ 受制於人者,同樣也受制於社會「天氣」的陰晴圓缺.如果受到禮遇,就愉快積極,反之則退縮逃避.心情好壞建立在他人的行為上,別人不成熟的人格反而是控制他們的利器.(p.67)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※ 「外在環境是造成問題的癥結所在」,這種想法不但錯誤,而且正是問題的根源.假使不能反求諸己,一味希望外在環境改變來達成個人的願望,何異於任憑別人擺布.(p.83)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※ 人人可為一己的生命負責,為自開創有利的環境,而不是坐等好運或惡運的降臨.(p.84)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※ 對於已難挽回的錯誤,主動積極的作法不是悔恨不已,而是承認、改正並從中汲取教訓,這樣才能真正反敗為勝.(p.85)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※ 別活在父母、同僚或社會的驅使之下,請善用天賦的獨立意志,為自己的作為與福祉負責,如此才能享受最大的自由與幸福.(p.87)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※ 滿意之泉必源自內心.若不了解人性,而企求不改變自我即可尋得幸福者,終其一生必虛擲於無意義的追求中,且益增其企圖擺脫的痛苦.(p.87)

   第四章 鎖定生命的座標-以終為始、全心以赴

            ※ 以敵人為重心:當某人覺得遭到重要人物(如主管)的不公平待遇後,很容易耿耿於懷,所作所為都為了要反抗待他不公的人.(p.104)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※ 以敵人為重心:安全感起伏不定,依敵人的行動而變化;時時刻刻以敵人為念;向臭味相投尋求認同.人生方向受敵人的行動左右,缺乏自主,一心想打倒敵人.智慧見地狹隘、判斷失真;保護自己、反應過度、偏報狂.有限的力量來自憤怒、妒忌、厭惡與報復心理,只有破壞沒有建設.(p.106)

   第五章 忙要忙得有意義-要事第一的個人管理

 

第三篇 公眾的成功:從獨立到互賴

   第六章 你不是一座孤島

            ※ 假定你有與同事在背後抨擊上司的習慣,一旦彼此交惡,對方難道不會懷疑,你也在他背後蜚短流長嗎?如此能增加信任嗎?(p.165)

   第七章 大家都可以是贏家-雙贏思維的人際觀

            ※ 見不得別人好,甚至對至親好友的成就也會眼紅,這都是「匱乏心態」作崇.(p.183)

   第八章 作個「雙向傳播」的聆聽者-知彼解己的溝通原則

            ※ 儘管你用心良苦,想給旁人忠告或協助,如果未能搔著癢處,又予人壓迫感,便會引起抗拒,結果也是徒勞無功.反之,若能培養同理心的傾聽技巧,以品格贏得信賴,以充實的感情帳戶為本,有效的人際溝通便在掌握之中.(p.198)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※ 正確的判斷必須以了解為基礎,遽下斷語只會掩蓋真相.(p.203)

   第九章 統合綜效、威力無比-統合綜效的合作原則

            ※ 很少人曾在家庭或其他人際關係中,體驗過集體創作之樂,反而習於多疑閉鎖的個性.這常造成一生中最大的不幸--空有無盡的潛力,卻無用武之地.(p.218)

   第十章 最佳的「自我頭資策略」-不斷更新的成長原則

            ※ 從四層面磨練自己:生理(運動/營養/壓力管理),心智(閱讀/想像/計劃/寫作),心靈(學習與思考/確立與堅持價值觀),社會情感(服務/知彼解己/統合綜效/內在安全感)

    ※ 工作本身並不能帶來經濟上的安全感,具備良好的思考、學習、創造與適應能力--也就是產能,才能立於不敗之地.擁有財富,並不代表經濟獨立,擁有創造財富的能力才真正可靠.(p.251)

 

附錄 一、你是哪種類型的人?-生活重心面面觀

二、第四代時間管理-高效能經理人的一天

後語 我常被問到的問題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Zurf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